论坛小助手 发表于 2018-12-8 17:06:23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生


总体介绍:沈能,男,浙江平湖人,民建会员,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博士毕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和理论经济专业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环境能源管理。入选江苏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福建省高校杰青人才计划,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计划。系国家科技部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新华社“瞭望智库”首批入驻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评估专家,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企业运筹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委员,民建苏州市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国家级课题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10多项省部级课题,主研承担《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首届优秀蓝皮书“最佳影响力奖”)、《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第三届“中国优秀皮书奖·报告奖”一等奖)、《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系列皮书的研究,研究成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权威媒体报道。以第一(通讯)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认定的重要期刊发表50多篇论文。担任《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公共管理学报》、《Energy Policy》、《Ecological Indicators》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环境与能源管理研究论文:Neng Shen, Yuqing Zhao, Qunwei Wang. Diversified Agglomeration, Specialized Agglomer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A Nonlinear Test Based on Chinese City Data. Sustainability (SSCI IF: 2.075), 2018,10(2002) Neng Shen, Rumeng Deng, Qunwei Wang. Influence of Agglomer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and the Producer Service Sector on Energy Efficiency.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SSCI IF:1.120) Accepted Neng Shen.The dynamic DEA assessment of the inter temporal efficiency and optimal quantity of patent for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SCI IF:0.700) Accepted YanWang, Neng Sh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China.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SCI一区IF:6.798 ) 2016,62:758-766 Haolan Liao, Qianwang Deng, Neng Shen*. Optimal Remanufacture-up-to strategy with Uncertainties in Acquisition Quality,Quantity, and Market Deman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 IF:5.651) Accepted.Neng Shen,Jinjin Zhou,Wen-jie Zou,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Random Factors.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SSCI IF:1.120),2015,24(1):257-267 Yan Wang, Neng She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based on Technological Gap: the case of China.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SSCI IF:1.120),2016,25(3):1-7 Wen-Jie Zou, Peng-Hong Cai, Ching-Cheng Lu, Neng Shen*. The technology gap of Chinese regions' energy efficiency and spatial convergence--Based on the hybrid meta-frontier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SCI IF:1.214),2015,023124(7):32-34。 Wang, Q. W.,Zhou, P.,Shen, N.,Wang, S. S. Measur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performance in Chinese provinces: A parametric approach.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SCI一区IF:6.798),2013,21:324-330 Qunwei Wang, Zengyao Zhao, Tiantian Liu, Neng Shen. Have Chinese cities achieved the win–wi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Ecological Indicators(SSCI IF:3.444),2015,51:151-158 Chin-wei Huang, ung-ho Chiu, Wei-ta Fang, Neng She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with a non-radial network DEA approach.Energy Policy(SSCI IF:2.575),2014,74:547-556 Wang, Qunwe,Zhou, Peng,Zhao, Zengyao,Shen, Nen.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in China: A Directional Meta-Frontier DEA Approach Sustainability(SSCI IF:0.942),2014,6(8):5476-5492沈能,赵增耀,王群伟.贸易关联、空间集聚与碳排放——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管理世界,2014(1)沈能.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2(3)沈能,赵增耀,周晶晶.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4(5)沈能,赵增耀.农业科研投资减贫效应的空间溢出与门槛特征.中国农村经济,2012(1)沈能,王群伟,周晶晶.考虑技术差距的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库涅茨曲线再估计:地理空间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3(12)沈能,张斌.农业增长能改善环境生产率吗?——有条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中国农村经济,2015(7)沈能.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效率区域空间分布研究.财贸经济,2010(1)沈能,刘凤朝,赵建强.财政分权、金融深化与地区国际贸易发展.财贸经济,2006(1)沈能.基于地理溢出的我国研发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科研管理,2013(4)沈能,赵增耀.空间异质性假定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科研管理,2013(12)沈能,赵增耀.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科研管理,2014(4)沈能,刘凤朝.中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科研管理,2007(4)沈能.基于知识溢出的我国政府R&D支出空间布局特征.科学学研究,2010(6)沈能,刘凤朝.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演进逻辑.科学学研究,2008(6)沈能,刘凤朝.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溢出的渠道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2)沈能..工业集聚能改善环境效率吗?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非线性检验.管理工程学报,2014(3)沈能.空间集聚、规模门槛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14(4)沈能,王群伟.考虑异质性技术的环境效率评价及空间效应.管理工程学报,2015(1)沈能,周晶晶.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能提高中国企业价值链地位吗?.管理工程学报,2016(4)沈能,周晶晶.基于两阶段共同边界DEA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效率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8(3)沈能.技术异质性视角下的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关键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基于Hybrid-DEA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管理工程学报,2018(4)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中国软科学,2012(4)沈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6)沈能,李富有.技术势差、进口贸易溢出与生产率空间差异:基于双门槛效应的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2(9)沈能,王群伟.中国能源效率的空间模式与差异化节能路径: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分析.系统科学与数学,2013(4)沈能,刘凤朝.基于空间经济视角的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与趋同.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1)沈能,潘雄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5)沈能.中国农业增长与污染排放的EKC曲线检验:以农药投入为例.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5)沈能,刘凤朝.空间溢出、门槛特征与能源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沈能.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6)沈能,王艳,王群伟.集聚外部性与碳生产率空间趋同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沈能.局域知识溢出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沈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区域与空间收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沈能.区域中心城市技术扩散能力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沈能.区域一体化与技术水平的“俱乐部”收敛性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沈能.财政分权视野的金融效率与地区经济增长.改革,2006(1)沈能.异质行业假定下FDI环境效应的非线性特征.上海经济研究,2013(2)赵增耀,沈能.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5(1)赵增耀,沈能.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14(5)刘凤朝,沈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Geweke因果分解检验及协整分析.管理评论,2007(5)刘凤朝,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管理评论,2006(11)赵增耀,周晶晶,沈能.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开放度的中介效应科学学研究,2016(9)专著: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共生与演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独著)面向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独著)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合著)研究项目与企业主要咨询课题:国家科技部重大招标课题:“十三五”创新生态环境国际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集聚环境效应机理、评价与调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共生机理与路径仿真: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群落生态学的高校科技创新系统演化机理、识别与调控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招标课题: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招标课题:基于多智能体共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补贴政策评估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招标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算科学化度量规则与评估方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民间资本供求风险防范及其健康发展(李富有教授首席专家)(主持子课题5)国家工信部重大软科课题子课题:智能制造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分报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六批):城市群共生机制与路径选择:以长三角为例(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九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演化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城市群生命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江苏省低碳创新网络研究(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湖北省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以苏州为例(主持)福建省社科基金:我国公共R&D资源空间布局与优化整合研究(主持)福建省社科基金:海峡西岸经济区振兴绩效评价及政策选择(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大学科技园与地方高新园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项目: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种群共生与演化机制研究(主持)江苏省科协调研课题:科技创新创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主持)福建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海峡西岸自主创新竞争力评价与提升战略(主持)江苏省社科联项目:江苏环境经济承载力关系与发展模式研究(主持)苏州市社科联项目: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综合评价报告(主持)苏州市软科学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范式创新与路径研究(主持)苏州市软科学项目:苏州物流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主持)苏州市软科学项目:苏州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基础与推进战略(主持)获奖情况:辽宁省科技进步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苏州大学周氏教学科研优秀奖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东吴科研奖”一等奖苏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对报考学生的要求:欢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熟练掌握英语、定量方法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学生报考研究生。同时热忱欢迎有志于公共政策研究的青年才俊申报博士后,一起合作研究,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宽阔的学术发展机会。联系方式:sndlu@163.com学校官网:http://cpa.hust.edu.cn/info/1592/8437.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