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小助手 发表于 2020-9-15 20:53:36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1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于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原文链接:https://msy.muc.edu.cn/info/1024/1596.htm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有关推免生工作的要求,现将我院接收推免生工作办法通知如下:一、接收推免生专业及名额(一)学术型硕士我院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考古学7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均为学术型硕士,各专业拟接收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具体名额(含支教团)分配情况如下: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形式是否招生推免生推免人数
1030301社会学全日制是12
2030303人类学全日制是10
3030304民俗学全日制是2
4030401民族学全日制是14
5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全日制是2
60304Z5政治民族学全日制是3
7060100考古学全日制是3
(二)专业型硕士我院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均为专业型硕士,均接收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具体名额(含支教团)分配如下: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形式是否招生推免生推免人数
1035200社会工作全日制是18
2065100文物与博物馆学全日制是10
二、接收直博生名额我院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3个专业招收直博生,具体名额分配如下:
序号专业是否招收直博生招收直博生计划人数
1民族学是1
2社会学是3
3民俗学是1






三、申请条件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思想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未受过任何处分。2.获得毕业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1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申请人必须通过CET6考试(支教团、高水平运动员的推免考生须通过英语CET-4)。4.申请直博生者除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外,须发表1篇及以上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四、接收程序(一)校内研招平台预报名: 9月15日-22日预报名网址: http://grsjy.muc.edu.cn/zsxt/(二)公布进入复试考生名单:9月16日-23日,学院根据报名情况审核报名材料,通知进入复试的考生。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1.《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申请表》;2.《中央民族大学 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个人陈述》;3.申请人毕业学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4.本科期间成绩单(须盖毕业学校教务处公章);5.学术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外语过级证书等材料。6.申请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信网下载)。(三)复试复试时间:9月24日-27日。参加复试考生须于规定时间进行线上复试,具体复试时间另行通知。(四)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报名。全部复试学生9月28日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报名并填报“中央民族大学”,并按照相关程序接收复试通知、待录取通知,否则视为放弃中央民族大学接收资格。五、注意事项1.推免生申请材料中的《申请表》、《个人陈述》、《推荐信》可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muc.edu.cn)下载。2.所有拟接收的推免生都要参加复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对拟接收的学生统一进行复试。复试方式为面试,复试结果按复试成绩排名,并按排名顺序将拟接收人员名单报中央民族大学研招办(复试成绩低于60分将不予录取)。3.中央民族大学研招办对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在网上公示10个工作日。如果申请人提交虚假信息,学校将取消申请人接收资格。4.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将在复试时向考生收取复试费,标准为100元/考生。5.联系电话:010-68932779,联系邮箱:msyzhaosheng66@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1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