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微信,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在线
客服

保研论坛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快速
发帖

客服
热线

18500349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顶部
查看: 9866|回复: 0

[夏令营招生简章]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11

回帖

45万

积分

管理员

UID:89813

EE币:438966

积分:452047

发表于 2020-6-14 1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
为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和学术交流,加强对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宣传,特别是选拔优秀学生继续深造,特举办 2020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一、暑期夏令营安排
学院定于2020年6月--7月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届时将会安排讲座、考核等内容,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暑期夏令营招生选拔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且有意于来我院继续深造;
3、全国“一流”大学高校应届本科生,本科三年平均学积分成绩位于所在专业的前40%。
4、全国“一流”学科高校应届本科生,本科三年平均学积分成绩位于所在专业的前30%。
5、英语 6 级≥425 分,或 TOEFL≥72 分,或 GRE≥960 分,或雅思≥5.5 分。
三、暑期夏令营报名方式
1、报名流程
(1)登录网址: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b.nwpu.edu.cn/)选择暑期夏令营,填写报名信息。网上电子版报名材料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过期将不予受理。提交材料不按要求盖章,材料不全不予受理。必须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性、准确性,提供虚假材料者一经发现将随时被取消资格。电子版报名材料请务必按以下目录编号顺序合成一个PDF文件,否则按材料不合格不予受理:
①附件1-综合测评成绩排名比(排名比=名次/专业总人数)(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再扫描);
②附件2-本科前三年成绩单(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再扫描);
③附件3-英语六级或相应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单(原件扫描);
④附件4-学生证(照片钢印页和注册盖章页,原件扫描);
⑤附件5-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扫描);
⑥附件6-其他证明材料(已发表论文、获奖证书或其它考试证书的扫描件)(没有不附);
⑦附件7-《西北工业大学 2020 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
(2)计算机学院QQ群审核
申请加入QQ群151233263(西工大计算机学院暑期学校),入群时回答问题,批准后可入群。夏令营相关通知将在群内公布。
2、报名时间: 2020年 6 月 15日—6 月 24日
3、招收专业及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软件工程
  
3、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联系方式
联系人:  阙老师、张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029-88431522


、相关政策
活动期间各学院将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学员享受下列政策:
1.获得所在院校2021年推免生资格的学员,报考我院可被我院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
2.未获得所在院校2021年推免生资格的学员,如报考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且初试成绩达到学院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优先向优秀导师推荐,申报我校各类研究生项目时优先。
3.我校录取的硕士推免生,第一学年享受硕士一等奖助学金。对于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硕士推免生,其专业排名在前10%的,第一学年同时享受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我校录取的直博生,第一学年享受博士一等奖助学金。对于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直博生,专业排名在前10%的,第一学年同时享受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特别优秀者可申请参评博士国家奖学金(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与博士国家奖学金不可兼得)。
4.对于我校录取的本科学校为“双一流”高校统考生,初试成绩(英语和业务课一)在我校本学科录取考试中排名在前10%,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奖助金。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简介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二O二O年六月
目录


一、学院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研究型学院。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较早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专业之一。学院历史上曾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第一台微程序控制的小型通用计算机、第一块航空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第一个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西部地区第一个、西北地区   唯一的计算机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分别位于A-和 B+。计算机学科进入ESI 学科排名全球前 1%。
近五年来,学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 项,建成 6 个国家级平台和10 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学科注重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形成了智能传感与微系统设计、人机物融合智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智能感知与媒体计算、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复杂软件系统、工业互联网安全与智能决策等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技术4 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博、硕士专业,编著出版我国第一部《人工智能导论》和《数字图像处理》教材。建成3 个省级教学团队,以及《操作系统》等 6 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2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双聘)2人、国家杰青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973首席1人、国防511人才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优青1人、青拔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从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引进多名海外人才,多数骨干教师曾赴国外留学、培训和合作研究。
学院建有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11引智基地两个国家级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耶鲁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机构以及知名学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承办ACCV、UIC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位教师担任IEEETra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ACM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IEEE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国际权威期刊编委/客座编委,担任IEEE PerCom、IEEE UIC、ICIG、IScIDE等国际会议的主席/程序主席。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坚持以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引领型”计算机人才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为目标,致力于将本学科打造成为计算机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科研基地,支持国防建设及“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扎根西部,献身国防
团结协作,自主创新
二、历史沿革
1958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建立解算装置(电子计算机)专业方向。1959年初,成立解算装置教研室(原602教研室)。1966年5月,教研室完成441-B计算机承制。
1958年9月,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后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成立“控制飞机尾炮射击瞄准的机载电子计算机设计组”,先后研制出国内最早的机载晶体管计算机(简称“113机”)和机载火控计算机(简称“114机”)。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航空武器控制教研室与西工大602教研室合并,组成新602教研室。
1976年成立计算机软件教研室(608教研室)。
1981年成立电子计算机工程系(后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1981年获得西部首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2003年成立计算机学院。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康继昌教授                                                第一代中国机载火控数字专用计算机
三、机构设置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jpg
四、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73人。有博士学位的 107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85.6%。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共有87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69.6%。
两院院士(双聘):沈绪榜、崔俊芝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张艳宁、於志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於志文
国家级青年人才:夏勇、王鹏、聂飞平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艳宁、於志文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郭斌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於志文
国防专家:蔡皖东、蒋泽军、杜承烈、李士宁 国防511人才:周兴社
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江滨、王丽芳           陕西省教学名师:谷建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艳宁、张盛兵、王庆、陈群、谢磊、於志文、郭斌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於志文团队陕西省杰青:高武
陕西省科技新星:於志文、谢磊、郭斌、高武、王柱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gif
沈绪榜崔俊芝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7.gif
周兴社李战怀樊晓桠张艳宁於志文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2.gif
夏勇聂飞平王鹏郭斌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gif
五、人才培养
n  本科生教育
形成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创新型、引领型”计算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反映网络智能时代计算技术特征,体现“软硬结合、注重系统、强化实践”的专业特色,适合“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求。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5.jpg
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8.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2.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7.gif
n  研究生教育
学院分别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近五年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10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1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2部;授权发明专利1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1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人。
  
年度
  
奖项
作者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06
CCF优博
於志文
普适环境上下文感知多媒体个性化服务技术研究
周兴社
2007
CCF优博
夏勇
基于特征的纹理图像分割技术研究
赵荣椿
2015
CCF优博
张海超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象复原与识别
张艳宁
2016
CCF优博
任堃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确定性事务执行策略研究
李战怀

n  学生素质教育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依托国家级平台,建设了一批校级示范创新创业基地。
不断拓宽学生实践交流舞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联合腾讯公司、ATL公司等企业组建学生俱乐部,走入国防军工院所、世界500强企业、知名互联网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实习实践工作。积极承办第十届国际博士生论坛、“微软AI千人动手训练营”活动、“网安启明星”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西北工业大学图灵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三航杯健美操比赛等活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推动学院学生工作上新台阶,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9.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41.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43.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45.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47.jpg

n  学生获奖
近年来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国际听视觉情感挑战赛、国际多模态情感挑战赛、零资源语音识别国际挑战赛等各类竞赛一等奖190余项,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竞赛名称
  
近  五  年  获  得  奖  项
国际级
国家级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数模竞赛
18
13
9
43
4
2
ACM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6
12
30
2
7
7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0
1
1
2
FIRA国际机器人比赛
11
2
2
1
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
16
22
14
8
中国机器人大赛
9
4
1
中国机器人锦标赛
34
28
3
1
中国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赛
24
1
ASC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
3
1
大学生RDMA编程挑战赛、PAC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等
1
1
4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49.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51.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53.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55.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57.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59.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61.jpg
六、科学研究
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973项目3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项,重点基金6项,民机科研项目2项,军口项目46项,近5年学院到账经费总额超过3亿。
“十二五”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n 获得省部级奖16项,一等奖9项;
n 申请专利399件,授权专利202,软件著作权334件;
n 发表高水平论文644篇(其中2014年后SCI二区以上77篇,ESI高被引论文18篇,CCF认定的A类会议48篇,获得CVPR/ICCV 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63.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65.jpg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移动平台环境感知及空天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无人航行实时智能感知与计算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无人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管理与存储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感知与计算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嵌入式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语音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云计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传感网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集成电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业互联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保密安全保密评测中心(陕西省)分中心
  
  
  

n  智能传感与微系统设计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沈绪榜院士(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
樊晓桠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结构专委会委员、航空学报编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l 团队成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等。
l 研究方向:
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专用微处理器架构与系统芯片、可重构计算、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系统设计、抗辐射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课题、核高基重大专项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l 主要成果:
研制成功1553总线控制器、无人机飞控ASIC、龙腾系列高性能微处理器、PC104工控系统芯片、手机用TFT-LCD驱动控制芯片和高清液晶电视驱动控制芯片等。研究成果在机载系统、工控机、水下航行器等方面得到应用,获得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二、三等奖6项。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67.gif
通信ASIC      1553B通信控制器        某型无人机飞控ASIC
第一块航空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69.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1.jpg
基于国产龙芯3号处理器的的无人航行器核心信息处理平台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3.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5.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7.gif
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系列微处理器芯片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9.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81.gif
感知一体化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85.gif

n  人机物融合智能计算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周兴社教授, CCF会士、常务理事,国防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於志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l 团队成员: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等,获批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l 研究方向: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普适计算、物联网、社会感知与群智感知等,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l 主要成果:
在国际权威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SCI索引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研究成果在探月工程、机载系统、公安刑侦等方面得到应用,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权威会议最佳论文奖6项。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87.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89.jpg
新型机载计算平台综合验证系统智能无线感知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91.jpg
无人机感知计算测试平台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93.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95.jpg
工业物联网感知节点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97.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99.jpg

n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战怀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l 团队成员:
教授3名,副教授13名,6名讲师,共22人。
l 研究方向:
数据存储、数据管理、领域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l 主要成果:
本学科方向于1980年代初开始从事数据管理领域的研究,1990年代末开始从事数据存储领域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工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以及磁盘陈列管理软件研发的团队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两项,省部级二等奖及其它奖项十余项;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各数十项。有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等国防院所以及企业中。与华为、交通银行、日本NEC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01.gif
海量存储系统评测与管理方向研究内容和系统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03.gif
海量数据管理方向的软件系统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04.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05.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09.gif
领域化大数据方向部分研究内容和系统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13.gif

n  智能感知与媒体计算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张艳宁教授,校长助理,国防973项目首席、“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l 团队成员:
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等。
l 研究方向:
音频信号处理、语音识别、视听觉信息融合、生物特征识别、空天信息感知、图像分割与目标识别、多元信息协同处理与融合、视觉显著性目标检测与跟踪、三维场景重建、三维运动捕获与驱动、视线跟踪及应用、航天航空装备虚拟试验与测试、机器视觉与工业设计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防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防863、总装预研等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40余项。
l 主要成果:
近三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陕西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57篇,其中在信息领域顶级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篇,CCF A类会议1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3项,授权发明专利50项,其中有26项专利得到应用和转让;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自研和组装专用设备8项;在国际竞赛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产生了重要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18.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21.gif
基于SAR图像的环境因子提取与分析系统                     立体视觉实验环境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23.gif
空间探测与图像增强与图像复原系统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25.gif
数字视频处理系统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27.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29.gif

n  计算机测控与仿真技术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翟正军教授,中国计算自动测量与控制学会理事,全国航空电子过程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航空学会试验与测试专委会主任委员。
杜承烈教授,国防基础科研“数字化制造与软件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员,航天控制系统仿真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l 团队成员:
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
l 研究方向:
网络化远程测试与故障诊断、虚拟试验与测试、预测与健康维护、测控系统集成、嵌入式航电系统验证与评价、机载总线测试、高安全高可靠固态存储等方面技术研究,承担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工信部民机预研、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子项目等。
l 主要成果:
研制的系列机载大容量固态存储盘,装备于7种型号飞机上;研制的虚拟试验运行平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多家国防科研院所,推动了现有产品研制、作战训练方式从单武器到多武器协同、从自然环境到复杂战场环境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次、三等奖6项次。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31.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33.gif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35.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37.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40.gif
n 复杂软件系统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杜承烈教授,国防基础科研“数字化制造与软件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员,航天控制系统仿真国防科技重点实   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学会理事。
l 团队成员:
教授 4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1人。
l 研究方向:
泛在系统软件、数字孪生技术、分布式试验与仿真技术、机载领域软件工程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防基础科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装备预研等国家级课题。
l 主要成果:
国内首次实现了通用计算平台下的虚拟机载操作系统,构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载系统多层仿真虚拟环境”。所研制的虚拟试验运行平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多家国防科研院所,推动了现有产品研制、作战训练方式从单武器到多武器协同、从自然环境到复杂战场环境的发展。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42.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44.jpg
n 工业互联网安全与智能决策
l 学科方向带头人:
蔡皖东教授,中共陕西省委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专家,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
室副主任,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陕西省分中心总工程师。
朱怡安教授,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l 团队成员:
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
导师1人、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1人。
l 研究方向: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决策、电子服务技术等,近年来先后承担民机重大专项(千万级)、国家863计划项目、总装预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l 主要成果:
在国际权威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索引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专利50余项。研究成果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下一代飞行器控制、机器人群体智能决策等方面得到应用,获得国防科技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培养学生参加顶级机器人、电子商务学科竞赛获世界冠军30余项、全国冠军100余项。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46.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48.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50.jpg
多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决策实验室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52.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54.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56.jpg
自主研发的物流机器人  自主研发的仿人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搬运机器人
七、国际合作
已获批两个国家级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通过20多年合作,成效显著。2014 年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与VUB 签订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协议。与耶鲁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机构以及知名学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5年学院选派至国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共50余名。
学院先后承办ACCV、UIC、ER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位教师担任IEEETrans.on Human-Machine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Magazine等期刊的编委/客座编委,担任 IEEE PerCom、IEEE UIC 等国际会议的主席/程序主席。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58.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60.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62.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64.gif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66.jpg
八、文化生活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68.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70.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72.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74.jpg
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76.jpgfile:///C:/Users/tutor/AppData/Local/Packages/oice_16_974fa576_32c1d314_3e46/AC/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17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保研论坛-保研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 京ICP备2023020782号-1

GMT+8, 2024-6-16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