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2020年 研究生优秀生源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
原文链接:http://weidianzi.nwpu.edu.cn/info/1045/1367.htm 为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和学术交流,帮助优秀大学生深入了解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特举办2020年研究生优秀生源暑期夏令营活动。 一、时间地点及安排 时间:2020年7月上旬 活动内容:线上宣讲等活动,具体安排将在我院暑期学校QQ群内再行通知。 二、招生选拔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且有意愿到我院继续深造; 3、“双一流”院校或所学专业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A类的三年级在校本科生(2021年毕业的本科生); 4、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排名在40%以前的综合表现优异者(如在校期间获得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相关奖项或在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 5、英语6级≥425分,或TOEFL≥72分;或GRE≥960分;或雅思≥5.5分。三、报名方式 1、报名材料 (1)《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研究生暑期学校申请表》(网上填报申请后会自动生 (2)本科前三年成绩单(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专业排名证明(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英语等级成绩证明扫描件; (3)其它证明材料(已发表论文、获奖证书或其它考级证书的扫描件); (4)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 2、报名方式及报名时间 3、招收专业及联系方式 招收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联系人:曹老师 咨询电话:029-88430774 四、相关政策 活动期间各学院将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学员享受下列政策: 1、获得所在院校2021年推免生资格的学员,报考我校可被我校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 2、未获得所在院校2021年推免生资格的学员,如报考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且初试成绩达到报考学院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优先向优秀导师推荐,申报我校各类研究生项目时优先。 3、我校录取的硕士推免生,第一学年享受硕士一等奖助学金。对于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硕士推免生,其专业排名在前10%的,第一学年同时享受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我校录取的直博生,第一学年享受博士一等奖助学金。对于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直博生,专业排名在前10%的,第一学年同时享受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特别优秀者可申请参评博士国家奖学金(硕士国家奖学金待遇与博士国家奖学金不可兼得)。 4、对于我校录取的本科学校为“双一流”高校统考生,初试成绩(英语和业务课一)在我校本学科录取考试中排名在前10%,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奖助金。 微电子学院简介 1.学院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西安,成立于2016年,其前身是1995年创办的航空微电子中心,曾研制中国第一台机载集成电路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FFT处理机。现由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微电子相关师资以及引进的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组建而成。是17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单位之一,全国15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微电子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工程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现设有微纳电子系、集成电路系、智能集成系统系和交叉应用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围绕电子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置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点。 2.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全职和前期建设支撑师资共40余人,包括院士1人,军委科技委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授14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兼职师资30余人,包括双聘院士3人,海外高水平专家数10人,企业导师10人。学院计划五年内全职在编教师达到13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5人以上 3.学科设置 学院以航空航天、航海、微纳电子与集成电路为特色,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在柔性电子,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微系统等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武器装备型号项目、国防基础科研及预先研究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项目,深度参与了多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北斗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4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博士/硕士学科一览表 4.支撑平台 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集成电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天电子系统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5.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398人。学院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西安微电子研究所以及国内知名微电子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和企业导师合作模式,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德岛大学等建立中外人才联合培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生(延续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微电子方向)50%左右攻读C9/985高校研究生,就业毕业生主要以国内行业知名微电子企业为主。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曾摘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西北地区唯一一等奖。 6.科研方向 半导体器件与材料 主要研究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固体电子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生物微电子器件与芯片、柔性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开展先进工艺半导体器件,大容量存储器,抗辐射集成电路,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物微电子,微纳传感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智能集成系统 主要开展智能算法,智能微系统,智能无人系统,空天电子系统,民用航空电子等研究。 7.科研成果 近五年承担了包括省部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千万级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等奖项,年度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共计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获科技奖励数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8.合作交流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与紫光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科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相关院所签订了多个全面合作协议,并建多个校企联合教学与研究中心。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芬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 9.就业情况 学院毕业研究生100%就业,并收到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协同创新、国际化办学、制度完善和文化建设为重要举措,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