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介
(http://www.nibs.ac.cn )
建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是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之一。其任务是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适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英文名称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简写为:NIBS, Beijing)。
北生所一切工作以推动一流科学研究为目的。中心工作是使科研人员能进行原创性的研究,推进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同时也鼓励研究人员探索对中国和世界有应用价值的研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研究所将:实行高效率的管理,以科研人员为主导,行政后勤人员为辅助;提供优良的物质条件,使研究人员能全力注重科学研究;建立有智力刺激而又心情宽松的氛围,开发研究人员创造性思维和促进重要意义的研究。
北生所要求从学生到教授等所有人员在科学研究和讨论中互相尊重、互相激励,鼓励和国内外大学及其它研究机构进行积极的科学交流和互利合作,欢迎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人员访问、交流。北生所定期举办Journal Club、Progress Report和Seminar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健康活跃的学术环境。主要研究人员同时兼职于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北生所乐于为中国其他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教学和科研咨询。
200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王晓东博士被理事会续聘为北生所所长。
北生所目前有30个实验室和16个科研辅助中心。30个实验室分别是王晓东实验室、邵峰实验室、袭荣文实验室、杜立林实验室、黄牛实验室、李文辉实验室、董梦秋实验室、何新建实验室、张二荃实验室、王涛实验室、陈婷实验室、汤楠实验室、蒋辉实验室、齐湘兵实验室、曹鹏实验室、刘清华实验室、韩霆实验室、李超实验室、徐墨实验室、郑三多实验室、徐国泰实验室、王伟实验室、巴钊庆实验室、沈博实验室、孙硕豪实验室、徐纯福实验室、苏俊实验室、刘臻实验室、林睿实验室和刘志勇实验室。16个科研辅助中心分别是:生物信息中心(与TIMBR项目的老师联合招收生物信息专业的学生)、影像中心、转基因动物中心、蛋白质组中心、抗体中心、化学中心、核酸测序中心、生物制品中心、代谢组学中心、生物文库中心、遗传筛选中心、生物仪器中心、电镜中心、流式中心、生物物理中心和动植物中心。
北生所在生命科学多个重要领域进行原创性研究,研究方向覆盖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毒学、人类遗传学、植物学、计算生物学、合成及药物化学等诸多生命科学热门领域等。截止2024 年12月,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学术论文共845篇,平均影响因子11.67,其中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 61篇,共获授权专利116项。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术带头人,其中多人获得如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殊荣,以及周光召奖、杰出青年基金、科学探索奖等国内奖项。在北生所现在和过去的研究员中,已经有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位未来科学大奖得主和7位新基石研究员。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生所秉承以兴趣为导向,因材施教的方针,鼓励师生平等交流科研思想,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北生所实行新生轮转制度,为师生提供双向了解的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学术年会、暑期学生夏令营等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近50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成长空间。截止2024年12月底,北生所共培养研究生896人,已毕业博士508名、硕士20名,其中多人获得“吴瑞奖学金”、“强生亚洲优秀生命科技研究生论文奖”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毕业生中有近70%进入国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20%留在国内科研、事业单位任职,其余进入相关生物技术企业从事研发、市场或技术支持等工作。
北生所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中,已经有100多人在国内外研究机构领导自己的实验室。多位曾经在北生所工作的研究员现已在中国许多杰出研究机构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将北生所的成功经验扩展到中国更广泛的学界中。这些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数字凸显了北生所对推动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乃至整个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北生所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项目即TIMBR项目,于2018年启动,旨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又和国际接轨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和培养机制,选拔优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革招生录取制度以及转变培养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和示范作用。
TIMBR项目在北生所原有生物学学科基础上,以生物为主体、以交叉为特色,增加了化学工程、化学制药、结构与计算等学科的招生,着力培养学科交叉人才。
二、2025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招收优秀夏令营营员
1. 申请条件及申请办法:
申请者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生,所有入选优秀营员的学生均需占用母校的推免指标。“强基计划”(含退出)学生请勿报名(报名TIMBR项目清华本校的未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除外)。
申请报名北生所优秀营员项目的同学,请登录https://graduate.nibs.ac.cn/tms ,注册后填写相关信息,及时提交,并请将登记表的电子版发送至education@nibs.ac.cn邮箱,邮件主题为:姓名+NIBS报名登记表。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写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夏令营的,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注册时请填写经常使用的邮箱,邮箱一经注册,将无法更改。
说明:申请TIMBR项目的同学,请随时关注我们的邮箱通知,待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开放后,再进行补充报名。
2. 申请材料截止时间
夏令营申请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材料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17:00。
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统一组织此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通过面试并同意接收优秀营员的同学,请在规定的时间登录教育部的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网,按要求完成报名。
3. 请在报名系统中提交以下电子版申请材料,扫描后按照1-10的顺序生成一个PDF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请务必保证上传材料的真实性。
1) NIBS报名登记表(网上注册时生成的文件,请打印后签名)。
2)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须提供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正反页复印在一页上。
3)本人自述(中文)。
4)本科学业成绩单原件。
5)学生证(需提供每学期注册章)或在学证明。
6)前两年半或前三年成绩排名证明原件,需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
7)英语4级和6级通过证书或成绩单(6级需要430分以上),或其它英语成绩证明。
8)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9)如果有在核心刊物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取得具有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请提交接收函或证明文件,发表文章仅需提供首页。
10)如果在学期间从事课外科技活动中有获奖或突出表现,请提交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证明材料。
11)其它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4. 资格复审
对初步获得优秀营员资格的同学,按以下要求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者方可被接收为优秀营员;未通过者,将被取消入营资格。由学生所在学校本科教务部门按本科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A. 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或实习)的学分要求;
B. 毕业论文或实习成绩应在“良”以上;
C. 取得初取资格后,本科必修、限选及公选课程不得出现不及格;
D. 自取得初取资格至入学报到之日未受过任何处分。
5. 优秀营员分配
北生所目前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优秀营员。面试后我们会根据同学填报的学籍志愿及面试成绩确定大家的学籍单位。
TIMBR项目:北生所每年通过清华大学招收50名优秀营员,不招收往届本科生和应届、往届硕士生。学籍单位为清华大学。TIMBR项目的学生轮转和定导单位均在北生所。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学生宿舍住宿,第一学年结束后(6月30日),腾退清华本部的宿舍,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学生宿舍住宿。
三、优秀营员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待遇:
1. 研究方向的选择:
优秀营员第一年在学籍单位完成基础课后进入北生所。在所内不同的实验室进行2~3轮轮转培训,每轮时间为2个月。轮转结束后,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决定研究方向。
2. 优秀营员的待遇:
A. 第一年学生的生活补贴为3750元/月;第二年为5000元/月;
中期考核转博后第一年为5500元/月;第二年为6000元/月;第三年为6500元/月。
B. 目前设立有NIBS优秀学生奖学金,奖金额度为1.5~3.5万元/人,每年约奖励6人;每年平均有3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奖金额度为每人3万元。
四、招生专业目录:
研 究 方 向
|
指导教师
|
|
分子生物学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organ-specific aging and degeneration
|
王晓东
|
细胞生物化学
|
Pathogen-host interaction and innate immunity
|
邵峰
|
分子生物学
|
Stem cells and endocrine cells 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
袭荣文
|
分子生物学
|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
|
杜立林
|
计算化学与计算生物学
|
分子识别的物化机制,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与开发
|
黄牛
|
病毒学
|
Vir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
|
李文辉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
|
衰老生物学、蛋白质质谱分析
|
董梦秋
|
分子生物学
|
植物染色质修饰的分子机制
|
何新建
|
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
|
生物节律、睡眠调控、生理与行为
|
张二荃
|
分子生物学
|
细胞生长、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
王涛
|
发育生物学
|
器官再生和修复的机制
|
汤楠
|
遗传与发育学
|
皮肤再生与疾病
|
陈婷
|
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
|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Medicin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
齐湘兵
|
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
大脑感知和调控机体病理状态的神经机制
|
曹鹏
|
分子细胞生物学
|
线粒体稳态与退行性疾病
|
蒋辉
|
分子遗传,生化和神经学
|
睡眠和恐惧的分子机理
|
刘清华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
|
靶向蛋白降解
|
韩霆
|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
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与方法研究,及药物化学研究
|
李超
|
免疫学
|
慢性炎症与过敏反应的免疫调控机制
|
徐墨
|
结构生物学与神经科学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embrane receptor signaling and membrane transport
|
郑三多
|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肿瘤功能基因组学、多药耐药机制及新靶点的发现
|
徐国泰
|
发育进化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神经科学
|
器官再生与衰老
|
王伟
|
免疫学
|
免疫学、免疫多样性与疾病
|
巴钊庆
|
血液学
|
Blood and Bone
|
沈博
|
神经生物学
|
听觉与平衡觉分子机制
|
孙硕豪
|
计算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
Computational protein design
|
徐纯福
|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
非天然酶催化与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
刘臻
|
生殖科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
Mammalian egg and embryo development
|
苏俊
|
神经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
|
小胶质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开发
|
林睿
|
生物信息学
|
Single-cell data analysis and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
黎斌
|
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
|
听觉系统发育再生
|
刘志勇
|
五、联系方式: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科学园路7号,邮编:102206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招生办
电话:010-80706021
E-mail:education@nib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