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以此文,纪念此次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之旅。
愿更多人能走近这所或许曾觉遥远的医院——吉大三院。
⭐夏令营篇
若从夏令营体验而言,吉大三院的这场,我愿称之为国内同类活动的“天花板”。
今年多数高校或停办夏令营,或仅线上宣讲,即便线下也多是“放养”状态,全程自费;而吉大三院不仅报销往返机票与食宿,细节处的用心更显珍贵。
住宿安排在医院对面的酒店,仅隔一条马路,日常往返便捷得像“家门口的通勤”。饮食上,早午餐由酒店供应,午餐更由医院统一配送;曾有一晚酒店疏漏了晚餐,夏令营的老师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效率之高,让人倍感妥帖。更惊喜的是酒店晚餐——丰盛得堪比宴席,绝非敷衍的简餐。此外,学院参观全程安排VIP大巴接送,既保障了安全,也让日程推进得高效有序。
这一切,全免费。
⭐导师篇
吉大三院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让我更动容的,是这里导师们的格局与温度。他们在学科宣讲中说的许多话,至今仍在我心头回响。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这句话让我深有共鸣。我本就是个爱琢磨、愿改变的人,总忍不住为事提建议,也格外厌恶敷衍——可现实里,哪怕微小的调整都可能触动既得利益,保守者怕出错、怕变动,便选择“不作为”,我的好心常被曲解,这种挣扎与痛苦,曾让我屡屡受挫。而吉大三院的老师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院教授,既有顶尖的医术与学术成就,更难得的是那份敢破敢立的魄力。
但是比起这些title,更打动我的是老师们的格局。做宣讲的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PPT,相当认真,没有一个超时,非常努力的为大家讲解自己的科室发展以及科研方向,特别想让大家听懂,没有一个人敷衍,一看就是花过心思的,没有一点形式主义。
ICU的马老师分享的话更让我铭记:“真正的喜欢不必靠‘坚持’,而是会让人上瘾般地投入。”他说,医患沟通重要,科室间的信任与协作更关键——“不仅要让患者信你,更要让其他科室愿意把患者放心交给你”;他还说,“没有过硬的技术,何谈仁心?”所以“必须练精技术,才能把完整的患者交还给家属”,并叮嘱我们“未来很长,一定要选自己真心喜欢的方向”。
在吉大三院的日子里,我真切感受到老师们的纯粹:聊起患者时的关切,谈起专业时眼里的光,那份对医学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久未遇过这样一群人——不为名利,只为初心与热爱。
这份触动,远胜过食宿的周全。更让我动容的,是这里的清朗风气:能让人全心专注于患者,能让医术与仁心并行不悖。
不论未来是否选择,吉大三院的经历,我都将终身铭记。
我也坚定的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这么美又这么有格局。不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也愿更多人走进长春,认识吉大三院。
欢迎报考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