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成立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第二部”暨“教育部留苏预校”。200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北语外语学科涵盖14个专业语种,包括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俄语等全部联合国工作语言,和日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朝鲜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印度尼西亚语、罗马尼亚语等重要战略语言,共有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019年,国别区域学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一流学科)。
近五年,北语外语学科以区域国别研究为方向推动外语专业转型发展,2015年,北语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项下自设全国首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并建成首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博士点;2019年,建成全国首批招收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的外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北语国别区域学交叉学科团队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成国内首个省级国别和区域研究一流学科,下设中东研究、欧洲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国际组织研究、国家战略与全球传播、区域国别经济5个方向。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5人,分别来自外语、政治学、新闻传播学、世界史、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等学科,2019年,北语与国家外文局合作,设立联合招收博士生项目,每年招收5名博士生,其中,国别和区域研究招收3名、翻译与传播招收2名。
2017年,罗林教授首倡建立国别和区域研究一级学科,并为此著文立说。2019年成功推动“国别区域学”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立全国首个省市级一级交叉学科试点。经过2年多的学科化实践,在国内180余所院校做了近200场学术讲座,引起国内高校的普遍响应,2021年3月,与钱乘旦、张蕴岭教授等学界前辈共同发起、申报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成功入选新版学科目录(学科代码 140700),区域国别研究工作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北语秉持立足语言和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国际化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本硕博不同层次,着眼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分层分类的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打造以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为支点的适用化实用化培养模式,为国内高校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创立了示范样本,成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文旅部、总参二部、对外友协、贸促会等涉外部门的主要生源地之一,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