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段日子没上论坛了,发现之前的两篇干货怎么写邮件和面试法则有那么多同学留言,最近较忙抱歉没有及时回复。 
   最近,有同学问我:学校夏令营的报名表需要填写排名信息、提交有学校公章的排名证明。但是学校的排名证明提供的排名并不是最高的排名,此时报名表填哪个排名比较好? 
 我先来对问题进行一下描述: 
   1.你自己本科院校有两个官方排名(注意,这两个排名必须都是官方的,是在老师那里能查得到的,不是你自己拿计算器算的排名。这点很重要,在学校可以开排名证明的情况下,一切自己计算的排名都是无效的) 
   2.这两个官方排名我们称之为排名A、排名B。其中,你的排名A要比排名B高。但学校只给开排名B的排名证明。而夏令营的报名表中需要填的却是排名A。 
   3.这种情况下,你的夏令营报名表上应该写排名A还是排名B呢? 
 1.附上一张说明页 
   我们再来看一下,夏令营老师审核学生材料时的三种流程: 
   流程1:只根据报名表的数据进行筛选,不看排名证明;   流程2:只根据排名证明的数据进行筛选,不看报名表;   流程3:先根据报名表的数据表进行筛选;之后再逐一与排名证明对照,确认是否属实。   其实,你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担心有学校采用“流程3”,从而因你的报名表与排名证明不相符而拒绝你的申请。 
 这种情况下,你要做的就是“说明情况”。在排名证明上额外附一张说明页,说明:该生的排名A为X/XX,根据相关规定,夏令营期间我校只开具排名B的证明,如有疑问,请致电:“自己学校的教务处的电话”。(说明页自己写就可以,当然如果老师能给盖个章更好,没有也无关紧要) 
   以上,是: 
   “你自己本科院校有两个官方排名(注意,这两个排名必须都是官方的,是在老师那里能查得到的,不是你自己拿计算器算的排名。这点很重要,在学校可以开成绩证明的情况下,一切自己计算的排名都是无效的)”的情况。 
 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处在:学校只公布一个排名,公布的排名比“自己计算的排名”要低(自己计算的排名十分精确)。这种情况怎么办? 
 2.单次博弈与多次博弈 
   你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针对这种“困局”做出“最理性的决策”,从而破局而出。 
   你肯定知道一条黄金法则:景区的商家很贵、很黑,千万不要在景区买东西。为什么景区的商家会如此“痛宰顾客”?因为对于景区商家来说,很大概率上,游客这辈子会去一次他们的店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商家“最理性的决策”就是抓住这唯一的交易机会,狠狠地宰他们。这种双方只博弈一次的过程,就是“单次博弈”。 
   但你没有发现,随着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平台的评价体系成熟后,这种宰客行为就越来越少了? 
   这是因为多个“单次博弈”通过“评价体系”合并成“多次博弈”。此时,商家在评价体系的牵制下会非常谨慎。虽然老顾客可能不会再回到景区重复购买,但是新顾客会基于老顾客的购买体验做出购买决策,本质上就是商家与同一名顾客进行“多次博弈”的过程。因此对于商家来说,公平的销售商品便是“最理性的决策”。这种博弈双方存在多次博弈可能,进而考虑未来合作关系的过程,就是多次博弈。 
 3.分清你与学校的博弈关系 
   根据上面的解释,你应该知道了你与学校的博弈关系:夏令营学校是“单次博弈”,自己的学校是“多次博弈”。 
   我们再来复盘下夏令营老师审核学生材料时的三种流程: 
   流程1:只根据报名表的数据进行筛选,不看排名证明;   流程2:只根据排名证明的数据进行筛选,不看报名表;   流程3:先根据报名表的数据表进行筛选;之后再逐一与排名证明对照,确认是否属实。   在现在的“困局”中,你担心的还是流程3。担心的是“排名证明”上的排名不符合录取要求,从而夏令营学校会对你留下“坏印象”,认为你不诚实。 
   但是换个角度来想,你因为“排名不相符”被拒绝,与“排名达不到要求”被拒绝,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夏令营学校的老师会对你留下什么印象。因为你与夏令营学校属于“单次博弈”,而且不同院系的老师之间绝对没有“大众点评式的评价体系”(如果有的话,就不会存在学生可以拿多个offer,老师还不知道的情况了)。因此,夏令营审核材料的老师对你留下什么印象不会对你未来的保研路有任何影响。 
 这时候,你会说:不对呀,万一我夏令营没过,九月份的时候说不定还会申请一次呢,这不就是“两次博弈”了嘛? 
   没错,的确是这样,但此时会有三种情况: 
   老师很忙的,不会在记忆里存储“小明报名表和排名证明不符合”这种鸡毛孙皮的事儿;   老师记忆力超群,竟然记住你了,但是当看到你这次两者相符了,就会释怀;   老师记忆力超群,而且嫉恶如仇,觉得你人品有问题,因此拒绝你。   情况3发生的概率小之又少,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是你做这件事所必须承担的风险。世上没有万全之策,作出决策就必须承担风险,如果你不能承担风险,就不要这么做。   你可能还会说,那我为什么不能采用“附说明页”的办法呢?让他致电我本科学校的教务处呀。 
   这是因为你“自己计算的排名”与学校的排名存在一定的误差,双方进行了沟通后,本科学校的教务处可能对你留下“深刻印象”,而你与教务处又是“多次博弈”的情况,因此,不要给教务处留下“深刻印象”是你“最理性的决策”。 
 4.小结 
   今天,我讲了博弈论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单次博弈和多次博弈。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这个思想,来判断下自己的报名表该怎么填。如果你有好的填写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让同学们和我看到你的真知灼见! 
   最后,请记住: 
   真实的世界中,任何的决策都是有风险的,要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