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和学术地位,是全国首批17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之一,拥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多家研究机构。 02 实验室简介 精密测试与在线检测实验室,隶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国内唯一的“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首批17所国家级试点学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在线测量与设备健康监测技术、精密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水下仿生通信/探测/信号处理技术、制造质量在线测控技术、大尺寸绝对测距技术、微纳力值检测技术、动态扭矩测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省部级、横向等各类项目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两机”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装备预研领域基金、海军装备预研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兴海计划项目、若干军工项目、若干企事业委托项目等,总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近年来,实验室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 03 导师简介 实验室共有教师 8名,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国科技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1名。 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2 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段发阶 天津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首席,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师从计量测试领域著名专家叶声华院士,1994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中国自动化协会理事、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特聘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七届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研究方向 在线测量与设备健康监测技术、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 主讲课程 测控电路基础A(模拟电子技术)、测控系统设计项目训练、电磁兼容与测试技术 · 主要成果 作为负责人完成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1项,军工项目1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获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天津市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天津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十佳导师”称号、天津大学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美国联合技术公司RONGHONG奖教金。指导的博士论文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 填补国内空白,研制出了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机等旋转机械的动叶片振动及叶尖参数在线测量装备,装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产业化,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机等旋转机械的动叶片参数在线监测领域,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
曲兴华 天津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师从计量测试领域著名专家叶声华院士。现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 研究方向 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制造质量在线测控技术 · 主讲课程 仪器工程概论,仪器可靠性技术 · 主要成果 作为负责人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1项,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全国优博论文。培养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赵美蓉 天津大学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光学学会激光技术委员会委员。 · 研究方向 光电检测技术、微纳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粘度检测技术、动态扭矩测量技术、多模态识别与检测技术 · 主讲课程 测控电路,传感器 · 主要成果 作为负责人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任务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1项。总科研经费700余万元。近五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EI论文10余篇。 获天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十佳导师”称号、测控电路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贾果欣 天津大学副教授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 研究方向 彩色视觉测量技术 · 主讲课程 精密测试理论与技术 ·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视觉测量技术,发表论文多篇。
张福民 天津大学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会员。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 · 研究方向 精密光电测量技术、制造质量在线测控技术 · 主讲课程 精密测试理论与技术、仪器工程概论、测控系统设计项目训练、仪器可靠性技术 ·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绝对式激光测距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真空靶室、起重船、核电主管道等重型装备制造现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重点基金等13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863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项目3项。发表Optics Letters等SCI检索论文40余篇,申请15项专利。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精密仪器工程系诺驰奖教金”,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科研贡献奖”,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公益服务贡献奖”。
蒋佳佳 天津大学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获天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4年9月留校任教,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赴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处借调工作,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半年。目前担任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IMEKO)振动测量分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会员、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员、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等10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 研究方向 仿生声学探测/通信/信号处理技术、海洋哺乳动物叫声分析与处理技术、水下探测/通信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在线测量与设备健康监测技术 · 主讲课程 测控电路基础A (模拟电子技术),测控系统设计项目训练,电磁兼容与测试技术 · 主要成果 作为负责人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军委装备发展部领域基金1项、海军装备预研基金1项、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光电信息与仪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1项、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探索性课题1项、企事业委托课题3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两机”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军工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Sensors Journal》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7篇等,论文总被引155次(出自Google学术统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46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项。 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本科生获“第十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国家三等奖,连续两年获“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 “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精密仪器工程系奖教金”,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科研贡献奖”,获“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公益服务贡献奖”。 在水下仿生伪装隐蔽通信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Magazine》上,该论文的研究成果被《科技日报》以头版报头的位置进行专门报道,并于当天被国内外主流媒体,如科学网、人民网、环球网、央视(CCTV)新闻、中国科技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中华网、光明网、光明日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传播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100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
郑叶龙 天津大学讲师 硕士生导师 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同年进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获得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就职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方向 微纳力值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粘度测量技术 主要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相关成果被科普杂志《物理》选为封面,被美国物理学会(AIP)选为Editors' Picks,并被美国化学学会(ACS)进行了专题报道,随后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美国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和世界科技研究新闻资讯网(PHYS.org)等多家著名科技新闻杂志或科技网站报道和转载。
傅骁 天津大学讲师 2013年6月获天津大学学士学位,2018年12月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直博),2018年12月留校任教。 · 研究方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技术、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 · 主要成果 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多项天津大学荣誉称号,曾担任天津大学-海克斯康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本科生学生班主任。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业“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军工及横向项目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二区1篇,三区3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2018年叶声华奖学金、2018年张国雄一等奖学金。
04 学生培养 本实验室以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为己任,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成长平台。本实验室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0多名,他们广泛就职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其中不乏本领域知名专家、大学教授、企业高管等。近五年,培养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天津大学优博论文获得者等15人。
招生对象 欢迎积极主动、认真勤奋,对本实验室研究方向感兴趣,英语、数学基础好、编程能力强(MATLAB或C/C++)、专业基础好,“测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水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优秀本科/硕士生报名申请,成为本实验室硕士或博士! §招生报名要求 1、报考研究生对象要求:本科毕业学校(不含天津大学)应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所学专业所类属的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A-档及以上的其他重点高校; 2、报考博士生对象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学历教育应届硕士毕业生;(2)本科毕业学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所学专业所类属的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B+档及以上的重点高校;(3)硕士毕业学校(不含天津大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相关领域中科院院所或所学专业所类属的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B+档及以上的其他重点高校。 境外学历报考博士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1)境外学历毕业学校在最新一期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前300名的重点高校;(2)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提供)授予时间在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间。
报名时间及方式 §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5月22日-8月31日,登录我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报系统(http://202.113.8.92/gstms)进行网上报名,申报类型选择“导师团”,学院选择“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团队选择“精密测试与在线检测团队”。 §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 9月20日——11月25日,登陆我校博士招生管理系统(http://202.113.5.137/bszs/front/)或(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zb.tju.edu.cn)->服务系统->统招全日制博士招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在“填写联系信息”板块的“备注”字段中必须写明“导师团计划”字样。 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老师 电话:15222892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