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微信,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在线
客服

保研论坛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快速
发帖

客服
热线

185003492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顶部
查看: 1419|回复: 0

[夏令营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24年“国优计划”推免研究生选拔报名通知

[复制链接]

2539

主题

50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UID:23

EE币:25173

积分:28237

发表于 2024-5-23 1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https://cdibb.tongji.edu.cn/1d/ed/c17738a335341/page.htm

一、同济大学“国优计划”项目简介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23年7月启动实施“国优计划”,支持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选拔一批成绩优秀、乐教适教的理工科学生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相关课程,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教师,进而有力推动和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学生培养。

自“国优计划”以来,同济大学高度重视,学校组织认真学习领会“国优计划”文件精神。2023年7月制定“国优计划”工作方案获批,9月启动“国优计划”选拔考核,并于2023年11月18日正式授课,启动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来自于同济大学数、理、化、生等理科学院以及土木、环境等工科学院共38名研究生开始“国优计划”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学习。

2024年1月22日,同济大学举行“国优计划”项目启动大会,成立了“国优计划”项目培养委员会,由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机构的教育专家和上海市重点高中校长40人组成。18所优质中小学成为第一批同济大学“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探讨“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春季学期,“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开:18个学分的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有序推进,同时设立“国优讲堂”邀请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为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实践也正式启动,“国优计划”研究生将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教育实践。在指导机制上,学校采取由第一学位、教育学和中小学名师组成的“1+1+1”导师组开展联合指导,教育硕士论文的开题工作将于本学期启动。


二、入选同济大学“国优计划”的研究生发展机会

1.“国优计划”毕业生可获双学位,且直接参加教师资格免试认定

“国优计划”研究生学籍在自己的专业学院,在获得理工科学位的同时,还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同时,可免于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后,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2. 探索开展“订单”培养,开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

“国优计划”探索与优质中小学建立“订单”培养合作关系,“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相关中小学任教。同时,“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会同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国优计划”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帮助优质中小学引进“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

3.“国优计划”将增加毕业生的从教机会

“国优计划”属于教育部专项,入选“国优计划”的研究生将直接进入教育部的师范生信息系统,其培养全过程会拥有优质资源投入和倾斜政策,为毕业后进入优质中小学任教提供充分保障。

4.“国优计划”旨在培养优秀教师,毕业生发展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科学类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以小学为例,校均科学教师人数为1.61人/校,数量严重不足。同时科学教师的专业不匹配问题十分突出,超过70%的小学科学教师为非理工科背景。“国优计划”面向中小学培养紧缺的科学类课程教师,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5.“国优计划”全力支持毕业生可持续专业发展

“国优计划”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持续给予支持,特别是支持从教的“国优计划”毕业生报考博士,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协同支持“国优计划”毕业生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通过优先安排参加在职研修、国家级培训、国内访问学者等,帮助其实现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同济大学“国优计划”推免研究生招生对象和培养过程

1. 招生对象

具有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理工科专业);

2. 培养类别

(1)理工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即双学位项目;

(2)理工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工类本科专业背景)。

其中,(1)和(2)第一学位为理工类,可根据自身需求从(1)和(2)中选择一类,(3)第一学位为教育类。

3. 课程学习及教育实践

对于第一学位为理工科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课程学习包括其所在理工科学院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教师教育模块中不少于26学分的课程学习及教育实践。对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按照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教育实践学分。

4. 指导方式

采用“导师组”制度,由同济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开展联合指导,重点是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指导。

5. 学位申请

修完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非教育类研究生,需撰写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都可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6. 学习年限

与第一学位一致,不晚于第一学位的学习时间。


四、同济大学“国优计划”的申请和招收方式

1. 申请办法

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bm.tongji.edu.cn/)报名同济大学各学院的夏令营,填写申请信息时,在“专项计划”中选择“国优计划”。


3102d13f-5576-4c38-9df1-1658c02862c3.jpg

2. 招收方式

9月底或10月初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被同济大学录取一周内,同济大学会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调取报名“国优计划”的学生,通知提交相关材料并组织面试选拔。

3. 咨询

咨询电话:021-69588731,

咨询邮箱:cyzhang@tongji.edu.cn

联系人:张老师。


附件:1. 《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5c0ae017-400d-4bbe-b663-f2e3a20e437e.png

网址:http://www.moe.gov.cn/srcsite/A1 ... 230726_107095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保研论坛-保研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 京ICP备2023020782号-1

GMT+8, 2024-6-16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