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将于2025年7月21日至22日线下举办“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交流活动”。现向全国各大高校环境、生物学科有关领域有志深造的本科生发出邀请,欢迎广大同学报名。详见附件。
附件【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交流活动的通知.doc】
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大学生近距离了解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强各高校青年学子交流和优秀人才选育,学院将于2025年7月21日至22日线下举办“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交流活动”。现向全国各大高校环境、生物学科有关领域有志深造的本科生发出邀请,欢迎广大同学报名。
学院及招生专业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95年成立的海洋环境学院(挂靠在轮机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环境工程)。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辽宁省一流学科、辽宁省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211工程”和交通运输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辽宁省环境科学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生物学2021年从生物物理二级学科晋升为一级学科,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学院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多方式的办学体系。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4人,讲师15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人层次、中国科协托举人才等多人次。
学院建设有海湾生态污染监控国际合作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市各级平台及工程中心5个、专业实验教学中心1个。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计划“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工业与信息化部项目、航天部科技项目及各类项目逾百个,每年平均发表领域内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学院教师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主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绿色航运与船舶节能技术、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环境污染生态效应与监测技术、海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毒理学与健康效应、环境系统生物学和风险评价等学术方向。已经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正向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快速迈进。
一、暑期学术交流活动申报人员学科专业、规模人数
二、申报人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国内高校2026届优秀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有望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且本科前5学期学习成绩位列所在专业前30%。
3.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本科在学期间具有从事科技活动、竞赛经历者优先。已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4.外语成绩优秀,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或具有其他同等级别英语水平证明者优先。
5.本科所学专业为环境、生物、化学、海洋等相关专业。
三、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即日起-7月16日11:00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将以下报名材料,按照顺序形成一个PDF文件,并以“本科学校名称-申请我校专业名称-姓名”方式命名,具体格式详见附件。请申请者于7月16日11:00前将申请材料发送至学院报名邮箱:mengzhen@dlmu.edu.cn
申请材料包括:
(1)《2025年大连海事大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交流报名表(应届本科生)》(需本人手写签名后扫描);
(2)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期间前5学期学习成绩单扫描件;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身份证、学生证和学业、学术成果等证明材料扫描件;学业、学术成果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TOEFL/GRE/IELTS等英语考试成绩单,学术论文、专利,获奖证书等可体现自身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证明材料。
四、暑期学术交流活动资格审核与结果发布
暑期学术交流活动审核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成立专门资格审核工作组,重点考察申请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资格名单将于2025年7月17日前通过学院网站公布,未被接收者,不另行通知。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学院建立暑期学术交流活动人员QQ群,在群内通知详细活动安排与要求。提醒申请者务必在接到审核通过通知后的24小时内用报名时所留手机号加入相应QQ群。
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表。
师生交流:参与学生需制作PPT协助讲解,时间5分钟,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素质、外语能力、综合素养和思想品德。学院教师将根据学生报告及交流互动情况,确定优秀及潜力人员名单。
六、其他
1.若发现申请材料有虚假内容,立即取消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诉的权利。
2.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徐源潞
联系电话:84728910,15241192207
3.暑期学术交流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学院为参与学生统一购买活动期间意外伤害保险,提供活动期间餐食,报销一定住宿费和交通费。活动解释权归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本次暑期学术交流活动相关通知将公布在学院网站(网址:)huangong.dlmu.edu.cn,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