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微信,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保研论坛微信公众号

关注
微博

联系
商务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联系

个人
中心

个人中心

Individual center

快速
发帖

顶部
查看: 958|回复: 0

[保研案例] 不来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1:39
  • 2

    主题

    3

    回帖

    38

    积分

    新学乍练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前天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从 “庖丁解牛” 看 “余地” 的本质​
    “游刃有余” 的典故早已揭示从容的秘诀:庖丁的刀刃十九年如新,正因他深谙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的道理。牛骨节间的空隙是自然留出的 “余地”,而刀刃的 “无厚” 是主动修炼的通透,二者相契,才有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的自在。​
    这句话中的 “不来”,正是为人生留出 “空隙” 的主动选择。就像庖丁不会用刀硬劈骨头,明智者也不会强迫自己卷入不适的境遇。民工因勉强上工摔伤腰、投资者因动摇本心血本无归的遗憾,都在印证:拒绝不属于自己的 “邀约”,恰是避开 “硬劈硬砍” 的自我保护。​
    二、“不来” 不是退缩,是对规律的顺应​
    道家主张 “道法自然”,儒家倡导 “中庸之道”,两种智慧都指向 “不强行妄为”。“不来” 的从容,本质是对自身节奏与事物规律的尊重:​
    • 对自我的认知:当内心抗拒某事时,可能是潜意识察觉了风险 —— 就像进入昏暗空间会本能警惕,这是心理的预警机制。拒绝参与力不从心的竞争、推掉与本心相悖的应酬,正是 “官知止而神欲行” 的现代演绎。​

    • 对分寸的把握:苏轼评价吴道子作画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恰是 “游刃余地” 的境界。人生亦然,“来” 与 “不来” 的抉择,如同刀刃在骨缝间的游走,守住分寸才能避免折损。​

    三、留有余地,方得游刃有余的人生​
    庖丁解牛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份从容不止于技艺,更源于对 “余地” 的掌控。将这种智慧融入生活,“不来” 的选择便有了深刻意义:​
    • 拒绝无效社交,才能留出时间深耕热爱,正如学者放弃泛滥邀约,方能在书斋中 “游刃有余”;​

    • 推掉超出能力的任务,才能专注做好分内事,恰似良庖不贪多,故刀不折损;​

    • 背离本心的诱惑面前转身,才能守护内心安宁,这正是 “以无厚入有间” 的处世哲学。​

    庄子借庖丁之口言 “得养生焉”,实则是说:顺应规律、留有余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在。“不来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正是这种智慧的凝练 —— 不盲从教条,不勉强自我,在 “来” 与 “不来” 的抉择中守住本心,便可得人生的 “游刃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保研论坛-保研信息分享交流平台 ( 京ICP备2023020782号-1

    GMT+8, 2025-10-22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