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身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一。经历七十多年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奋斗,中心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心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中心致力于生命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依托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开展基因调控、RNA与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科学,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机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有12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一线研究及技术支撑人员近500人,在学研究生与博士后700多人。中心拥有一支以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75名研究组长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
中心现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培养点;生物学下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设有免疫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心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创新的培养模式,如实验室轮转、师生互选、研究生指导小组等,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的实际攻读专业由导师和学生在确定师生关系时,根据导师的招生专业共同商定,为培养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了保障。中心学术氛围浓厚,研究生每年可以参加多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还有机会出国参会。
中心研究生研究生奖助学金丰厚,每年有180多人次获得吴瑞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奖学金、王应睐奖学金以及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项。历年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医院、企业和机关。